物权内部优先效力顺序是怎样的
1.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1)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含义。同一个标的物上,如果有物权与债权并存时,无论物权成立于债权之前还是成立于债权之后,物权均有优先于债权实现的效力。
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法理依据就是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无论是意思主义的立法还是分离主义的立法,都把物权变动的公示(动产的交付或不动产的登记)作为对抗第三人的要件。如果应该登记的人有条件登记而没有登记,动产应移转标的物占有的未移转占有,那么,尽管根据合意,物权已经变动,但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当事人之间地位平等。
(2)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内容。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具体体现在:
第一,所有权优先于债权。此种情况常发生于一物数卖时。若买卖标的物为动产,卖方与数个买受人订立了出售该动产的买卖合同,如果数个买受人之一受让该动产的占有,则因标的物的交付而享有对该物的所有权,其所有权可对抗(优先)其他买受人的债权。在不动产交易中,如果出卖人将一物数卖,不动产已实际交付给先买受人但未登记,而后买受人办理该不动产登记过户手续,则后买受人享有的所有权可对抗(优先)先买受人享有的债权。
第二,用益物权优先于债权。当用益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用益物权应优先于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例如,某物为买卖、赠与或借用合同的标的物,如果该物上有用益物权存在,如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论用益物权是成立在债权之前还是债权之后,债权人都不能请求除去该物上的用益物权,也不能请求物权人移转该物的占有。
第三,担保物权优先于债权。当担保物权与债权并存时,担保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例如,对债权设立担保物权的人与未设立担保的普通债权人相比,具有在标的物折价后优先受偿的权利。担保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破产法上的别除权。
由于担保物权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因此在破产程序进行中,物权可以产生出别除权的效力。比如,当债务人被宣告破产时,由破产管理人清理的债务人的财产为破产财产,破产财产不是分配财产,即不是事实上分配给债务人的各个债权人的财产总和。如果在破产财产中,有设立了担保物权的财产,则该财产就不再属于破产财产,设立担保物权的人可不依破产程序而单独优先受偿,担保物权全部受偿后,剩余的财产才是破产财产,由其他债权人受偿。担保物权相对于一般债权的优先受偿权表明了物权的优先权效力。民法上,把物权权利人不依破产程序而直接受偿的权利,称为别除权,即担保物权人可以把担保物(厂房、设备)从破产财产中别除,优先受偿。债务人的财产被强制执行时,如有担保物权,同样适用优先受偿的规则。
(3)物权优先于债权的例外情况。物权的效力优先于债权,这是一般原则,当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时就有了除外情况。这种除外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买卖不破租赁时的租赁权。
第二,纳入预告登记的债权。所谓预告登记,是指为了保障一项以将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为目的的请求权的实现而对该请求权(债权)进行的登记。我国《物权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预告登记是登记的特殊类型。通常不动产登记都是对现实不动产物权的登记,即对已经完成的不动产进行物权登记,而预告登记所登记的不是现实的不动产物权,而是对将来以取得不动产物权为目的的债权进行登记,以保障不动产交易中该债权得以实现。登记机关一旦将进行预告登记的债权纳入不动产登记簿中,该债权即具有类似物权的效力,可以排斥后来一切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效力。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所保障的请求权有多种:根据合同所产生的请求权,根据法律规定所产生的请求权,根据法院的指令产生的请求权,根据政府的指令产生的请求权,以及遗产分割等方面的请求权。这些请求权应当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请求发生变动的物权,必须是可以纳入登记的物权。
第三,特别法中规定应当优先的债权。特别法中规定应当优先的债权,一般也称为特种债权的优先权,例如海商法规定的船舶优先权中的船长以及船员的工资优先权,民用航空法中规定的民用航空器优先权,破产法中规定的工人工资的债权等,这些债权的效力优先于物权。
(4)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法理依据。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是由物权的公示公信主义决定的。交付与登记分别为动产与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定形式。应该看到,这一法定形式,不仅约束进行交易的双方当事人,而且可以对抗包括第三人在内的任何人。因此,当物权与债权发生冲突时,经过公示产生的物权,具有对抗第三人(债权人)的效力,这种对抗性的结果,就是一个权利优于另一个权利实现。
债权原则上不具有优先的效力,在同一物之上可以设立多个债权,各个债权在受清偿时,应当适用“债权人平等”的原则。换言之,债权人之间的债权除具有优先受偿权(如有担保物权或法定优先权)者外,不考虑其发生时间之先后、金额之多少、债权发生之原因,债权人都应当平等地接受清偿。在债务人破产而其财产又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应就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在数个债权人之间按各个债权数额的比例分配。当债务人尚未宣告破产时,则先发生的债权尚未到清偿期不能要求清偿,而后发生的债权到了清偿期则可要求清偿。所以,普通债权之间不具有优先效力。
2.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
(1)关于物权间优先效力的争论。如前所述,物权之间是否存在效力优先,是有争论的问题。比如,有学者认为,由于物权具有排他性支配力,一物之上不可能并存内容相同或者内容相互抵触的两个以上的物权,两个以上的经登记的抵押权的实现也仅是清偿的顺序问题,因此物权之间并不发生效力优先的问题。
(2)对物权间优先效力的理解。在承认建筑物与建筑物所占的土地分别为不动产的国家、地上权与抵押权并存时,如果地上权登记在先,当抵押权实现的时候,地上权不因抵押权的实现而消灭。如果抵押权设立在先,地上权因抵押权的实行而消灭。这是由登记的先后决定权利效力实现的优劣。例如,在同一地产上同时设定以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用益物权、以管线架设为目的的地役权、以担保债权为目的而设定的数个抵押权等,不同物权人权利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他们的权利所登记的顺序。实现抵押权时,先于抵押权成立的用益物权不得涤除,后于抵押权成立的用益物权可以涤除。
当同一财产上有两个以上的抵押权,如果顺序在先的抵押权与该财产的所有权混同时(归属一人),该财产的所有权可以以其抵押权对抗顺序在后的抵押权。混同发生所有人抵押权。实质是抵押权顺序升进,混同时,所有人的抵押权可以对抗后手抵押权顺序的升进。
由此可见,同一物上并存两个以上物权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它们之间不仅仅是并存,还会出现一个比另一个优先实现的情况。当物权与债权之间并存时,物权的实现是没有次序问题的,不管债权成立在先在后,物权的效力都优于债权。而物权与物权之间并存,一个物权如果要优于另一物权实现,先于实现的物权或是登记在先的权利,或是设立在先的权利,或是法律规定可以先于实现的权利。
物权之间的这种优先实现,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优先实现的物权,可以看作是顺位在先的物权,也可以看作是具有排他效力物权,但一物权能在法律上优先于另一物权实现,实质上是实体法赋予该物权优先的效力。
以上就是关于物权优先效力的内容介绍了,上述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点,分别是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以及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这两种,详细的内容介绍您可以在上文中进行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衡阳律师网www.fenxiangshe.cn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