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起农村全面禁止3种行为》
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社会秩序等方面重视程度的提高,自2022年起,农村开始全面禁止以下三种行为。
首先,禁止违规焚烧秸秆。曾经,秸秆焚烧在农村较为普遍,农民为图省事,往往一把火烧掉田间的秸秆。然而,这种行为带来诸多危害。它会产生大量浓烟,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还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同时,焚烧秸秆也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减少,影响土地的肥力和可持续耕种能力。现在,各地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将秸秆制成饲料、肥料或者用于生物质发电等,既环保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其次,禁止电鱼、毒鱼等非法捕鱼行为。农村的河流、湖泊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但电鱼、毒鱼等方式是一种掠夺性的捕捞手段。电鱼会直接导致大量的鱼类死亡,不分大小、种类,这严重破坏了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使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毒鱼更是将毒素投入水体,不仅鱼群遭殃,还会对水体中的其他生物如虾、蟹、贝类等造成灭顶之灾,并且污染了水域环境,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最后,禁止未经许可的乱占耕地建房。耕地是农村发展的命脉,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一些村民为了满足自身居住需求或者追求利益,未经审批就在耕地上建房。这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威胁到国家的粮食产量。保护耕地,严守耕地红线,是确保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这三种行为的禁止,体现了农村向着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积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