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财富,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保值增值至关重要。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是一项复杂但意义深远的工作。
首先,从交易环节来看,如果国有资产在转让、出售过程中,成交价明显低于其实际价值,这可能是国有资产流失的迹象。例如,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时,没有经过法定的评估程序或者评估机构违规操作,导致资产价值被低估,使得国有资产在低价交易中受损。
其次,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若企业经营者的不当决策导致国有资产受损,也可认定为国有资产流失。如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投入大量国有资金到没有前景的项目,最后造成项目失败,国有资金血本无归。还有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故意隐匿、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将本应属于国家的资产通过不正当手段据为私有或小团体所有,这是明显的国有资产流失。
再者,关联交易中的违规操作也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若国有企业与关联企业进行不公正的交易,如高价采购、低价销售,将国有资产的利益输送给关联方,损害了国有资产的权益。
然而,认定国有资产流失必须遵循合法、严谨的程序。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政策因素等多种情况,不能简单地将正常的市场波动或者合理的改革成本认定为国有资产流失。只有准确认定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发展。